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閥門的直行程電動執行器,特別涉及一種手動感應裝置。
背景技術:
用于閥門的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可以就地或遠程對閥門進行開閉控制。
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5026178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具有碟簧限力的直行程電動執行器,其包括多個聯接桿、底座主支架、安全罩以及閥體連接板,多個聯接桿對稱設置在閥體連接板的圓周方向上,底座主支架設置在多個聯接桿上,安全罩設置在底座主支架上,安全罩內部底板上左側設置有齒輪和電機,齒輪設置在電機上部,齒輪右側設置有反饋齒輪軸和手輪軸,反饋齒輪軸上設置有與齒輪相配合的反饋齒輪,手輪軸上設置有與反饋齒輪相配合的手輪齒輪,安全罩內設置有電位器減速箱組件,反饋齒輪軸和手輪軸固定在電位器減速箱組件上,且反饋齒輪和手輪齒輪均設置在電位器減速箱組件中,電位器減速箱組件通過限力支架組件設置在安全罩內部,底座主支架內設置相互配合的手輪軸鋼齒輪和輸出軸大齒輪,輸出軸大齒輪設置在梯形螺桿輸出軸上,梯形螺桿輸出端貫穿底座主支架下端中心位置并向下延伸,輸出軸大齒輪通過主軸螺母與梯形螺桿輸出端固定連接,梯形螺桿輸出軸上套設有限力槽輪,底板上設置有限力連接桿,限力連接桿下端與限力槽輪固定連接,梯形螺桿輸出軸下端通過梯形螺母與底座主支架固定連接,梯形螺桿輸出軸底部設置有滾花螺母以及t型螺母,梯形螺桿輸出軸下端套設有指示板。
該具有碟簧限力的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在使用時,其梯形螺桿下端與閥門的閥桿固接,通過電機或手輪軸輸入扭矩,進而對閥門進行電動或手動的開合控制;其中在使用時,有時工作人員會出現誤操作的情況,如在開啟電動控制的狀態下通過手動進行閥門的開合操作;為了避免兩種操作相互干擾造成設備損壞,在手動扳手的插入端一般設置有電磁線圈,這樣當手動扳手插入時,控制電路檢測到信號后,電動控制會自動進入斷開狀態。
當前為了能準確檢測到手動扳手插入的狀態,電磁線圈一般設置在保護罩內側對應手動扳手的插入口處,這樣當手動扳手端部插入后,電路板能立即接收到感應電流,檢測較為可靠;但當前還存在一個問題,當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出現故障進行檢修時,一般要先打開保護罩,在這個過程中,工作人員容易在開罩的過程中提拉過位而拉斷電磁線圈的連接電線。
技術實現要素:
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動感應裝置,它通過對電磁線圈的安裝方式進行改進,使得電磁線圈在保持較好檢測性能的同時具有不易被損壞的特點。
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:一種手動感應裝置,包括機架、手動軸支架、繞線輪、電磁線圈、保護罩和手輪孔蓋;保護罩罩在機架上且與機架固接,保護罩的頂部設置有通孔;手輪孔蓋與通孔配合;手輪軸支架固定于機架上且延伸至通孔下方;手輪軸支架接近通孔的一端上固接有空心凸柱;繞線輪套接于凸柱外周上,電磁線圈盤繞于繞線輪外周上。
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使用時,打開手輪孔蓋,將手動扳手通過螺紋接口插入過載保護裝置的開口中,然后擰動手動齒輪軸;當到達極限位置時,過載保護裝置會發生打滑現象,阻止對手動齒輪軸的進一步轉動;在手動扳手插入過載保護裝置的過程中,電磁線圈會產生感應電流,控制電路檢測到電流后,電動控制自動進入斷開狀態;當進行檢修時可以直接打開保護罩,相比現有技術,本設計將電磁線圈的安裝位置從保護罩下部轉移到了手動軸支架上,進而在拆裝保護罩時不易對電磁線圈造成損壞。
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在保護罩頂部設置有螺紋接口;螺紋接口與通孔連通;手輪孔蓋與螺紋接口螺接。
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手輪孔蓋的安裝較為方便且密封性較好。
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在保護罩頂部設置有防護槽,通孔開設于防護槽中,螺紋接口與通孔連通且其高度不高于保護罩的頂部。
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在將保護罩拆下放到地面上時,螺紋接口不易接觸污染物,而且不易受到打磨,易于保持密封性。
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在手輪孔蓋內部設置有密封橡膠墊。
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進一步提高了螺紋接口和手輪孔蓋的密封性。
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在保護罩頂部設置有一個出水槽,出水槽一端連通防護槽且另一端延伸至保護罩邊沿處。
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出水槽可以按時導出積存在防護槽中的雨水,避免雨水進行防護罩內部。
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在螺紋接口和手輪孔蓋之間設置有連接塑料環,連接塑料環的一端與螺紋接口連接且另一端與手輪孔蓋連接。
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連接塑料環可以避免手輪孔蓋遺失。
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:連接塑料環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套環;手輪孔蓋頂部設置有套柱,套柱的一端大且另一端小,套柱的小端固接于手輪孔蓋上;連接塑料環的一端套在螺紋接口上且另一端套在套柱上。
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,手輪孔蓋的轉動不易受到連接塑料環的限制,擰動較為方便。
綜上所述,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:
1.相比現有技術,本設計將電磁線圈的安裝位置從保護罩下部轉移到了手動軸支架上,進而在拆裝保護罩時不易對電磁線圈造成損壞;
2.設置連接塑料環,使得手輪孔蓋不易遺失。
附圖說明
圖1是手動感應裝置的剖視圖;
圖2是手動感應裝置的爆炸圖。
圖中,1、機架;2、手動軸支架;20、凸柱;3、繞線輪;30、電磁線圈;4、保護罩;40、螺紋接口;41、防護槽;42、出水槽;5、手輪孔蓋;50、套柱;6、密封橡膠墊;7、連接塑料環;8、手動齒輪軸;9、過載保護裝置。
具體實施方式
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。
實施例
參照圖1、圖2,一種手動感應裝置,包括機架1、手動軸支架2、繞線輪3、電磁線圈30、保護罩4和手輪孔蓋5;保護罩4罩在機架1上且與機架1固接,保護罩4的頂部設置有通孔并在通孔上設置螺紋接口40,螺紋接口40與通孔連通;手輪孔蓋5與螺紋接口40螺接;手輪軸支架2固定于機架1上且延伸至通孔下方;手輪軸支架2接近通孔的一端上固接有空心凸柱20;繞線輪3套接于凸柱20外周上,電磁線圈30盤繞于繞線輪3外周上。
手動齒輪軸8轉動支撐于機架1上,手動齒輪軸8位于手動軸支架2內部且兩者的軸線重合;在手動齒輪軸8的上端連接有過載保護裝置9,過載保護裝置9的開口與空心凸柱20的中心孔對應。
使用時,打開手輪孔蓋5,將手動扳手通過螺紋接口40插入過載保護裝置9的開口中,然后擰動手動齒輪軸8;當到達極限位置時,過載保護裝置9會發生打滑現象,阻止對手動齒輪軸8的進一步轉動;在手動扳手插入過載保護裝置9的過程中,電磁線圈30會產生感應電流,控制電路檢測到電流后,電動控制自動進入斷開狀態;當進行檢修時可以直接打開保護罩4,相比現有技術,本設計將電磁線圈30的安裝位置從保護罩4下部轉移到了手動軸支架2上,進而在拆裝保護罩4時不易對電磁線圈30造成損壞。
在保護罩4頂部設置有防護槽41,通孔開設于防護槽41中,螺紋接口40與通孔連通且其高度不高于保護罩4的頂部。這樣在將保護罩4拆下放到地面上時,螺紋接口40不易接觸污染物,而且不易受到打磨,易于保持密封性。為了進一步提高螺紋接口40和手輪孔蓋5的密封性,在手輪孔蓋5內部設置有密封橡膠墊6。
在保護罩4頂部設置有一個出水槽42,出水槽42一端連通防護槽41且另一端延伸至保護罩4邊沿處。出水槽42可以按時導出積存在防護槽41中的雨水,避免雨水進行防護罩4內部。
在螺紋接口40和手輪孔蓋5之間設置有連接塑料環7,連接塑料環7的一端與螺紋接口40連接且另一端與手輪孔蓋5連接。連接塑料環7可以避免手輪孔蓋5遺失。連接塑料環7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套環;手輪孔蓋5頂部設置有套柱50,套柱50的一端大且另一端小,套柱50的小端固接于手輪孔蓋5上;連接塑料環7的一端套在螺紋接口40上且另一端套在套柱50上。
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實施例均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,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,故: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、形狀、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,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。
技術特征:
1.一種手動感應裝置,其特征在于:包括機架(1)、手動軸支架(2)、繞線輪(3)、電磁線圈(30)、保護罩(4)和手輪孔蓋(5);保護罩(4)罩在機架(1)上且與機架(1)固接,保護罩(4)的頂部設置有通孔;手輪孔蓋(5)與通孔配合;手輪軸支架固定于機架(1)上且延伸至通孔下方;手輪軸支架接近通孔的一端上固接有空心凸柱(20);繞線輪(3)套接于凸柱(20)外周上,電磁線圈(30)盤繞于繞線輪(3)外周上。
2.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感應裝置,其特征在于:在保護罩(4)頂部設置有螺紋接口(40);螺紋接口(40)與通孔連通;手輪孔蓋(5)與螺紋接口(40)螺接。
3.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感應裝置,其特征在于:在保護罩(4)頂部設置有防護槽(41),通孔開設于防護槽(41)中,螺紋接口(40)與通孔連通且其高度不高于保護罩(4)的頂部。
4.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動感應裝置,其特征在于:在手輪孔蓋(5)內部設置有密封橡膠墊(6)。
5.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動感應裝置,其特征在于:在保護罩(4)頂部設置有一個出水槽(42),出水槽(42)一端連通防護槽(41)且另一端延伸至保護罩(4)邊沿處。
6.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感應裝置,其特征在于:在螺紋接口(40)和手輪孔蓋(5)之間設置有連接塑料環(7),連接塑料環(7)的一端與螺紋接口(40)連接且另一端與手輪孔蓋(5)連接。
7.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動感應裝置,其特征在于:連接塑料環(7)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套環;手輪孔蓋(5)頂部設置有套柱(50),套柱(50)的一端大且另一端小,套柱(50)的小端固接于手輪孔蓋(5)上;連接塑料環(7)的一端套在螺紋接口(40)上且另一端套在套柱(50)上。
技術總結
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動感應裝置,其包括機架、手動軸支架、繞線輪、電磁線圈、保護罩和手輪孔蓋;保護罩罩在機架上且與機架固接,保護罩的頂部設置有通孔;手輪孔蓋與通孔配合;手輪軸支架固定于機架上且延伸至通孔下方;手輪軸支架接近通孔的一端上固接有空心凸柱;繞線輪套接于凸柱外周上,電磁線圈盤繞于繞線輪外周上。本實用新型通過對電磁線圈的安裝方式進行改進,使得電磁線圈在保持較好檢測性能的同時具有不易被損壞的特點。